6.桂林
很熟悉的地方,推薦這里是為了讓你不要再哀嘆: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。其實現在的桂林已經有了很時尚的玩法,漓江邊是背包客的最愛,一路的山水畫廊,徒步走過,人在畫中行,畫中留倩影。漓江同時也是攀巖愛好者的天堂,這里已經成為攀巖者的圣地。除此之外,《印象劉三姐》的演出,會叫你對這片土地有一個新的認識。
7.西塘
要就晚上去,這樣你才能感受到這個古鎮真正的魅力,你可以放肆的yy,認為白天她是故意露出齷齪的一面,而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等到晚上的你。
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風,說的大概就是西塘吧。水是西塘的靈魂,水讓西塘恬靜悠然,清新溫潤,這里到處都是水的影子。西塘的雨總是空空朦朦,斑駁的老墻凝重如墨,濕漉漉的青石板路蜿蜒伸向遠方,清澈的池塘里,魚兒追逐著岸邊桃樹落下的片片花瓣。帶著濃濃的青草味的野風吹拂你的頭發。老街寧靜而從容,老人們在廊橋中抽著旱煙,拉著家常……夜色像墨汁一樣浸染開了,沿河人家都點亮了臨水的燈籠,那燈籠溫暖且善解人意。在西塘,你不得不做的事有:聽江南絲竹,看社戲,露天電影,品香茗。西塘的一些古屋頂上,長著近尺高的瓦草,據傳是屋宅以前主人的魂靈附在了這些草上,使它們長得如此蔥郁。
西塘,河流縱橫,綠波蕩漾,晨間,小橋流水,薄霧似紗;傍晚,夕陽斜照,漁舟扁扁,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的寫照。望仙橋始建于宋代,來鳳橋、五福橋、臥龍橋等建于明清,已傾聽了千年的流水低吟、槳櫓淺唱,閱盡了兩岸的屋舍變遷、舊事新人;依河而建的街衢,臨水而筑的民居,尤其是總長近千米的廊棚,使整個小鎮在記憶中慢慢褪去了色彩,雖有些泛黃,卻逐漸清晰……;狹窄而幽長的石皮弄,陌生而又親切,前面走過,后面似乎還傳來自己腳步的回聲;種福堂、尊聞堂、薛宅等皆是明清時代的建筑,古老而又樸素的宅院分明是西塘人的象征,順著高深的屋壁望上去,小小的天井中透過的陽光在緩緩地移動,似流金撒在了斑駁的木墻壁上,讓人慨嘆逝者如斯的光陰。
嘉善水鄉風情區以河網交錯,湖光水色,水蝦魚菱構筑而成的多情多姿的水鄉風情為特色,尤以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的西塘最為著名。
仙居
8.仙居
都說仙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,挑這個地方一是仙居夠美,二是楊梅夠好吃
鳳凰
9.鳳凰
鳳凰方七日世上已千年
穿城而過的沱江水,花香兩岸。吊腳樓旁織著花腰帶的苗家少女。地道的柴火擔子。草鞋、籮筐、魚紋與鳥影泛動的石板。船工的號子。洗衣的棒槌聲。懸在屋梁上的黃玉米。這里天人合諧,你感覺不到時間。苗家女子,眉似彎月,眼含秋波。就算是這里的乞丐,你若賞飯與他同吃,他會虔誠的鞠一躬,你會疑心他一定是洪七公。還有“酒鬼酒”,苗家酸魚、酸蘿卜。你恨不得假裝自己迷了路,好悄悄躲在這里,做一輩子鳳凰人。可以赤足下沱江,濯你的長發。可以坐在雕花的木椅上,數陽光的影子。也可以農閑時與當地人一起,熱鬧地聚集在城隍廟,等看土里土氣的“陽戲”和“儺堂戲”。好了,下定決心,40歲后,一定到鳳凰,哪怕是做一株蘆葦,也是鳳凰的蘆葦啊。
鳳凰八絕:
1、沱江邊的菜場以及在河邊搗衣的女人。
2、沙灣的吊腳樓。
3、北門外沱江邊上的露天餐座。
4、哺育了沈從文、黃永玉的文昌閣小學。
5、黃絲橋古城。
6、文廟、三王廟、武侯祠、文昌閣、筆架城,查地圖可以找到。
7、黃永玉題字的理發店,師傅有推拿的絕活,專治落枕。
8、古戲臺是當地畫家的聚會地。
10.青島
棧橋、海產博物館、東海路上充滿靈氣的雕塑,五四廣場上“五月的風”,黃昏遠眺浩瀚黃海,四面來風,塵慮盡消。這里還有很多處海水浴場,就在沿海街道的下面,是你夏日消暑的最好去處。
八大關是青島最好的地方,街道縱橫,左右交叉,狀若棋盤,更難得是清凈。另外這里一路一木,一木一林,其間有無數世紀初別墅式的歐式建筑,有如歐洲小鎮,靜雅宜人,若起一個大早,漫步松樹叢中,走向海風響處,更有無限愜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