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溪溶洞
7、莊溪溶洞
爬上莊溪村前的那座山,到山懸崖的三分之一處,見一洞口,洞口小到只能讓一人貓身鉆進。鉆進后發現一個約六米深的石坑,走過石坑便見一斜洞,前行五六米,才算真正進入了溶洞內。
摸索著往里走三百米,開始出現鬼斧神工般的石筍、石幔,石像。邊走邊看,你會被眼前神奇的景觀所折服,洞內時而發現洞中洞,岔道各不相通,倘若沒有當地村夫帶路,一般的探險者很容易迷路。莊溪溶洞內特別多鯰魚和七星魚,大多數驢友只能探尋六七個小時,不過該洞深約40公里,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到洞的那頭。因洞內的石頭五彩繽紛,有驢友曾化驗之。紅色代表著鐵,黃色代表著硫,綠色代表著銅,黑灰代表著鋁鹽,白色是純正的方解石。
交通指數:莊溪溶洞位于市袁州區豐頂山南面,距市中心約30公里。2007年初,新修的公路可以從市區直達豐頂山。雖然車輛通行方便,但沿途的客運中巴車經常超載,建議驢友不要坐到黑車。
小貼士:溶洞探險需要很大的勇氣,洞內沒有通訊信號,若真敢穿越,需備足干糧、水及常用藥品,5人以上結伴前行。
樓蘭古城、羅馬龐培古城、柬埔寨吳哥窟歷史更為悠久的古城,為江南一大奇觀。因為缺少宣傳,雖然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但至今知道她的人并不多。然而,該遺址的挖掘,卻改寫了所謂“商不過長江”的舊說。
對驢友們來說,探訪筑衛城并不在于她的風光有多優美,而在于那厚重的歷史。筑衛城就像一個迷,距今數千年的古城在蘆草的掩蓋下,始終彌散著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神秘,對徜徉流連于湖光山色的人們來說,偶爾到此一游,或許能有另一番心境。
向9公里的大橋鄉洪光塘村的。花10元錢雇傭一輛當地“拐的”可以到達洪光塘村,再步行十余分鐘,爬上東土崗便見筑衛城遺址。
小貼士:遺址內多少可以發現裸露在外面的古石器,只是這些都屬于文物,嚴禁個人挖掘和帶走。
鄧家大屋
9、鄧家大屋
江西的古民居有很多,但知道新余市鄧家大屋的人并不多。該大屋共99間,始建于清乾隆年間,剛建的時候是三重進,所以又名三立堂。后在清嘉慶年間擴建成了一個甕形的圍屋,從外面看,就像一個環形的防御碉堡。大屋的第一任主人名叫鄧勛,是從遷居到江西新余做油生意的客家人。因為這個緣故,他的子孫后來發跡,擴建時便把客家土樓的風格與江南傳統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,形成頗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的大院。
2005年4月,新余市政府把鄧家大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,雖然有多位老板曾打算將其開發為旅游景點,但真正落實的資金很有限,以致古風猶存的鄧家大屋至今“養在深閨人不知”。其獨特的建筑風格、宏偉的規模、保存完整的藝術雕刻品,堪稱藝術品。房屋之間廳廊曲折、四通八達,暗溝水渠縱橫交錯,歷經兩百多年依然排水通暢。
交通指數:鄧家大屋位于新余市分宜縣彭澤鎮尚睦村,沒有直達村口的公交車。不過,舊時能建大屋的地方大多交通還過得去,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,從鎮上到尚睦村已通水泥路。小貼士:鄧家大屋內至今居住著100多名當地老百姓,要想了解其歷史,隨便問大屋里的老人們都知道。尚睦村民風淳樸,熱情好客。該景點尚處開發初期,知名度不高,外地驢友隨便交十幾元錢,即可住宿一晚。
驛前古鎮
10、驛前古鎮
雖然離荷花盛開還有些時間,但夏日轉眼即到,用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”這樣的詩句來形容蓮鄉——撫州廣昌縣驛前古鎮毫不為過。宋時曾設謹節驛于此,因地處“梅林驛站”,故名驛前。有驢友曾驚嘆,來驛前古鎮看荷花,又屬鎮南5公里處的姚西村最佳。
驛前古鎮除了可以看荷花,還有很多明清建筑。現存的主要集中在驛前街道東面一線,由40余處單棟構成,其木刻、磚刻、石刻栩栩如生,尤為突出蓮花圖案,無論是數量還是形態,在全省仍至全國都屬罕見。專家評論說:“一般蓮花圖案都與佛教有關,在驛前古建筑中出現大量的蓮花圖案應是與當地的種蓮歷史有關,是一種獨特的鄉土文化現象。另外,撫河發源地就位于古鎮境內的血木嶺,驢友們有興趣的話,還可以感受水之源頭的獨特風景。
交通指數:南昌長途汽車站每日都有多趟到廣昌縣的大巴,驛前古鎮距離廣昌縣城還有43公里,沿途路況雖說不上糟糕,但當地的農村客運確實讓人不敢恭維。不過,真有雅致,邊走邊看沿途的鄉村風光也不失為外出一大快事。
小貼士:白蓮、澤瀉、曬煙是當地的三寶,外地游客不妨帶點土特產,價格公道。